当前位置:

首页 魅力任丘 任丘文史

任丘市各村地名由来--梁召镇

2022/01/05

梁召 北芦张 楼子村 唐召村 梁新庄 正洛村 西南芦张 南芦张 南梁召 西段村 东段村 大姜村 北姜村 辛安庄 阎家坞 南丁坞 老各庄 梁各庄 东姜村 前王仙庄 北丁坞
    梁 召:建村于战国。当时有梁王将军在此筑一高台召兵,后此为村,名为梁王召台村,后简称为梁召。该村为我市较大集市。
    北芦张:建村于秦朝。四周围水,芦草丛生,中间一块高地,后有人在此居住,取名北芦州,后演化为北芦张。该村北临任文干渠,共分两个大队。地处大洼地带,盐碱易涝。
    楼子村:建村于隋初。当时有一宗姓,占地千顷,名为宗千顷,房屋成片,并在院中修一小楼,后称村名为楼子村。该村地势低洼。
    唐召村:据碑文记载:建村于唐朝。当时该地有一尼姑庙,因离村太远,常受歹徒侵扰,有僧人海济用25亩香火地换取庙旁处建村,取名唐召村。
    梁新庄:建村于战国末期。由梁召村迁出一部分人在村东建一村,取名梁辛庄,后叫成梁新庄。
    正洛村:该村建于元末,原名曲里店,明初遭战乱无人,由山西洪洞市迁入刘、邹、唐三户,取名正洛村。
    西南芦张:建村于秦朝末期。因在北芦张西南面,故名西南芦张。该村西邻任文干渠、古洋河交叉之处。唐堤绕村西而过。共分两个大队。
    南芦张:建于秦朝末期。因在北芦张南面,故名为南芦张。该村位于乡镇驻地西南偏北土公里处。
    南梁召:建村于明朝永乐元年。因在梁召正南,只有一坑之隔,故名为南梁召。
    西段村:隋朝建村。当时有一淤泥河在村中间通过,把村分为两部分,河西取名为西段村。
    东段村:隋朝建村。当时有一淤泥河南北向流过村中间,把该村分为两部分,东部取名东段村。
    大姜村:建村于南宋庆元年间,迁居者定居时该处多沟河,港叉,水势如江,故名大江村,后改“江”为“姜”,故名为大姜村。
    北姜村:建村于明洪武年间,该村位于大姜村北面,故名北姜村。该村南临任文干渠。
    辛安庄: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燕王扫北”后,有几户人家在大姜村东边重新建村,起名新安庄,后改为辛安庄。该村北靠任文干渠。
    阎家坞:建村子明朝永乐年间。“蒸王扫北”后,由山西洪洞市移民至此,因该地多盐碱,且靠河,有码头船坞,故名盐家坞,后改名为阎家坞。该村北邻任文干渠。
    南丁坞: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村北靠河有码头,村呈丁字形,故名南丁坞。
    老各庄: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燕王扫北”后此地无人,后有早年外出人郑氏回到此地居住,起名老家庄,后改为老各庄,
    梁各庄:建村于唐代天褊年间。以姓氏命名为梁各庄。
    东姜村:建村于明朝洪武年间,因位于大姜村东部,故名东姜村。
    前王仙庄:建村于明初。因王姓居多,故名前王仙庄(文安市有后王仙庄)。
    北丁坞:建村于明洪武年间。因与南丁坞隔河相望,故名北丁坞。

版权所有:任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地址:河北省任丘市北站西路17号

冀公网安备 13098202000215号???冀ICP备19014362号-1网站标识码:13098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