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2025/00005981
-
主题分类:
文化
-
发布机构:
任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发文日期:
2025-03-18
-
名称:
任丘市擘画“三新”图景:以文化产业多维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主题词:
- 文号:
任丘市擘画“三新”图景:以文化产业多维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一、体系筑基,构建产业升级新格局
全市文化产业基础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图书音像、广播影视、休闲娱乐、文艺演出、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行业在内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实施文化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龙头带动+中小微协同”发展机制,强化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开发。重点企业任丘市出岸镇古建砖厂是生产仿古青砖的专业厂家,其中“古建青砖制作技艺”项目被录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厂长王立山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产的青砖二十年来一直被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指定为古建修缮专供建材,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在业界赢得较高的荣誉,带动周边村民营收。提升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在对文化娱乐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后,确定培育对象,加大对骨干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河北春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组织该公司成功入统规上服务业。高标准推动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盛腾国学书院总投资9700万元,占地面积15.5亩,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集学术交流功能、教学功能、展演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文化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搭建起起广大市民国学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全面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和国学修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拉动周边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城市文化素养提升与产业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数字赋能,打造文化转型新引擎
任丘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博宝188app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为主线,深入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数字文化产业拓展工程,投资建设任丘市矿山公园博物馆,创新运用数字技术,立体呈现油矿资源形成机理与历史沿革,打造沉浸式地质科普教育基地;任丘市文化馆“线下+线上”双轨模式,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直播的形式向群众全方位的展示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扩大地域文化传播力;培育文化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创新强企行动,鼓励企业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产品创新,推动特色农产品与文化IP融合,其中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沧州市首家集灵芝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观光型生态园,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灵芝盆景采用国内首创的灵芝嫁接技术,使灵芝形成型神兼备、姿态万千的艺术造型,该企业共带动农户2000余户,增加农民收入1500万余元,解决任丘市城镇青年、下岗职工和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形成“文化+农业”跨界发展新范式。
三、乡野深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我市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创新运营模式、深挖文化内涵,构建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一是强化文旅资源整合,重点培育彩灯田园小镇3A级景区,形成“景区带村”联动机制,任丘彩灯田园景区累计投入3000万元,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千万元;二是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百果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鸿腾农业采摘园、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希望田野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科研种植与休闲观光综合体,同步培育动物园游乐场等新型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三是深挖文化遗产价值,构建“文化遗址活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发挥温泉资源和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上上巢水城项目,进一步丰富任丘市的旅游版图。通过系统化推进文化资源向产业动能转化,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