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2024/00027326
-
主题分类:
水利、水务
-
发布机构:
任丘市水务局
-
发文日期:
2024-11-08
-
名称:
《任丘市城乡供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主要内容
- 主题词:
- 文号:
《任丘市城乡供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主要内容
《任丘市城乡供水专项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及规划年限,系统的分析了供水现状,对规划期内城乡需水量进行预测,经供需平衡分析后明确规划期内水源满足用水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供水水源、给水工程、供水水质、智慧供水、节水、应急处理、消防等方面提出了详尽的规划,同时明确了近期建设的建设内容及建设计划,为任丘市域供水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任丘市行政辖区。本次规划年限: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
2. 规划目标
给水工程统一规划,以满足规划期内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市政用水量需要,合理进行水源点规划,建设输配水管线、远期水源以及覆盖整个规划区的给水管网,逐步建设健全给水处理和输配水管网系统。完善城区统一供水,提高供水效率,减少管网漏损,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整合各乡镇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部分地区以地表水源替代地下水源,涵养地下水。以编制《专规》为契机,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改善任丘市的给水条件,满足发展建设生产的用水需求;落实《任丘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任丘市的给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科学的规范建设行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农村供水设施水平和管理水平,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为建设美丽任丘的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
3.规划用水量预测
任丘市现状由任丘供水有限公司和任丘市村村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供水,本供水工程规划的服务范围涵盖整个任丘市行政辖区。对城市需水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是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城市供水系统中长期规划和管网优化调度的基础。科学的供水规划源于对未来的科学分析与准确预测,需水量的长期预测即着眼于这一问题。
预测原则:
(1)遵守国家及地方规划法规、政策、建设方针及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给水专项规划应与《总规》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
(3)给水专项规划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以合理超前建设的原则,为远期、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4)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用水量预测方法可分为年平均增长率预测方式和定额预测方式。
年平均增长率预测方式:该预测法以较为详细的用水量统计资料为依据,按照各年的统计资料推算出用水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然后以此增长率为预测依据,计算出各规划年限的需水量。
该方法要求有较长年限的用水量统计资料,资料能够全面反映区域的用水量变化情况。该方法对于统计资料较为详细,供水格局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预测年限较短时,预测数据较为准确,若预测时间时限过长,且在规划范围规划年限内,出现供水能力、供水格局产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可能影响预测精度。
定额预测方式:定额法,是以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工业产值、用地面积等数值为依据,按照统计资料和国家相关规范确定的用水量定额标准来预测其需水量。较为常用的定额预测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1)分项用水指标法;
(2)单位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
(3)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
(4)不同性质用地用水指标法;
(5)对于用水量大的特殊工业企业,则采用需水量调查法。
常用的定额预测法有分类用水定额法、人均综合用水量定额法。
分类用水定额法一般采用生活用水量和一般工业用水量分别计算,从而计算出城市总需水量。生活用水量可按人均综合生活用量定额预测;工业用水量可按万元产值指标、单位用地面积用水定额或比例相关法预测。
人均综合用水量是指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用水(一般工业用水,不包括大型工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等全部用水在内的城市总用水量,综合用水量定额为城市总用水量除以总用水人口的数值。
定额法由于以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工业产值、各种性质用地面积等数值为预测依据,预测的可靠性较高,尤其当实施情况与规划吻合时预测数据较为准确。
定额分析法是各地城市需水量预测使用最多的方法,通过分别对各用水单元分类的进行分析拟定合理的定额取值,能够取的较好的预测效果。由于本工程的规划范围不仅包括中心城区,还包括其他一般城镇与乡村,考虑到一般城镇的历年用水量统计资料不够完整,并且本工程规划时间跨度较大,如采用年平均增长率方法来预测需水量,其准确性较差,故本工程不采用年平均增长率法预测其需水量,而采用定额法。本工程采用人均综合指标法、分类用水定额法和建设用地分类法三种方法进行预测,并进行相互比较分析比较得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值。
2021年,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 1161-2021)已经省政府同意,由省水利厅、省质监局联合发布,于2022年1月13日起正式施行。
《河北省用水定额》(DB13/T 1161-2021)(以下称《定额》)是在新条件下对原《用水定额》(DB13/T1161-2016)的修订完善。《定额》分为工业、生活和农业用水定额三大类,其中工业取水定额覆盖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纺织、医药、食品等行业10个种类、129个分类,含230个生产工艺或产品的取水定额值;生活用水定额分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和公用事业用水,共覆盖18个部门、25个分类,含65个指标的用水定额值;农业用水定额分7个农业灌溉分区、2个水文年型、3个土壤条件的农林牧渔蔬五大类17个种类的7种农作物、5类蔬菜、5种果树以及渔塘和牧草、大小牲畜用水定额。
《定额》的实施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用水定额管理,以及在取水许可审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节水管理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对加强我省水资源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体系,促进各行业合理用水、节水减污,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将发挥积极作用。本次规划用水定额的选取主要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室外给水设计标准》以及《河北省用水定额》等依据,根据实际的用水情况及规划期限内的发展情况预测进行选取,并论证其合理性。
现状城乡供水设施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任丘市地表水厂工程,现状供水能力24万m?/d;二是现状地下水供水工程,现作为城市应急水源;三是镇区、各村原有单村供水工程,作为村镇的应急水源。本次规划通过对任丘市2035年最高日需水量的综合预测得出,现状最高日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为24万m?/d,能满足规划期供水需求。
4.水源规划
任丘市的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外调水资源及非常规水资源。
针对任丘市域用水量预测及水资源的论证结果,对比需水量与可用于饮用水水源或者替代饮用水水源的供水量,经分析得出,在规划期末,南水北调引江水可以满足任丘市域用水的需求,现状地表水厂可以满足最高日用水量的需求,故本次规划不再规划新的饮用水水源,转而将工作重点放在合理的配置管网以保障供水安全。同时可以看出任丘市现状供水水源单一,应急水源的建设成为保障供水安全的关键一环。同时根据水源和水厂分布规划明确了水源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
地下水源保护:应遵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金博宝188app“生活饮用的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的规定,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经常观察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
地表水源保护:加强对南水北调引水、引黄渠道、新建调蓄水库的保护,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省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水质按地面水II类标准保护,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配套工程规划》要求,确定引水干渠和调蓄工程的水质保护标准为地面水II类标准保护。引水干渠两侧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应按照相应措施对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相应处理和控制。
南水北调工程将作为任丘市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源,需严格加以保护。规划南水北调沿供水管道中心线向外各15米范围内为南水北调水源一级保护区,区内应建设防护绿地。饮水水源地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规定,确保南水北调水体不受污染。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活动。禁止在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排放污水和雨水,加强水系两侧防护绿地和防洪设施建设。
另外,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金博宝188app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金博宝188app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金博宝188app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冀政〔2011〕114号)等有关规定,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落实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及安全评估制度,核准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其检查评估工作。加强执法检查,防治水体污染,强化水量水质监测、工程维护、科学调度,保障供水安全。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建立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备用制度,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防止介水传染病传播蔓延。
5.给水工程规划
供水系统布局原则:
(1)优水优用的原则
南水北调来水水资源费和处理成本均高于地下水,主要用于市域范围内居民及工业区生产用水。深层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但多数地下水资源因多年开发,资源匮乏,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水位下降漏斗,应严格限制深层地下水供水。中水回用水质可满足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而且随着地表水环境要求的增高,近年来再生水处理成本降低较多,相比逐年增加的自来水价格优势越发明显,主要用于热电厂生产用水、特种工业用水、城市道路绿化浇洒用地。
(2)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地表水厂输配水管网与各区域原有供水管道连网,实现协同供水,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以地表水厂为主,多点地下水源为应急备用的运行模式,增大了供水安全性。
(3)立足现状,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减少浪费,降低供水设施投资。
任丘市域现状主要由任丘供水有限公司及任丘市村村通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供水。现状供水能力及主要供水设施布局已经基本涵盖了任丘市域范围内的供水要求。
(4)科学管理,智能调度
制定科学的管理调度措施,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供水运营更加高效化、生产更加智能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服务更加个性化,从而实现智慧化调度,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根据水量预测及水源规划,确定现状地表水厂一期及二期工程能满足任丘规划期的供水需求;任丘市地表水厂给水管网主干管尽量做到互联互通,满足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相互补给。管网布置时,按远期规划考虑,适当兼顾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需要,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故本次规划不再开辟新的地下水源,主要依靠地表水厂一期二期工程结合供水管网的合理规划,以满足规划期内任丘市供水需求。
目前,中心城区供水系统已经基本布置成环状,市域范围内各供水系统为枝状管网为主、环状管网为辅,地表水厂集中直接供水与局部加压配水相结合的布置形式。
同时,规划明确供水水压、供水时变化系数、供水管材、管道敷设及供水附属构筑物等建设要求,并进行任丘市域整体平差水力计算。经由反算水源压力、最不利点校核、消防校核和事故校核四种平差计算方式分别计算,最终得到满足规划期末水量水压要求的供水管网及加压站布局。
6.水质规划、智慧供水
水质规划:根据规范要求,地表水水质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水的水质可以作为饮用水水源。根据原水水质检测报告,进厂原水水质检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水体标准,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本次规划通过分析现状水源水质变化规律,结合目前供水水质高标准化的趋势,对水厂净水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工艺提升规划。根据原水水质的变化情况以及多年运行经验来看,臭氧活性炭工艺更适于应对夏季嗅味以及藻类多发期的原水情况,故深度处理工艺选择臭氧活性炭联合处理工艺,并应适当考虑增设应对高pH值及高藻期的方法。
智慧供水:为进一步提升供水效率,本次规划针对供水设施进行了智慧供水规划,在水厂泵站控制、输水管网监控、远程计量调度、水质监控等方面明确了发展方向及建设方法等内容。
现任丘市地表水厂可以基本实现厂内全部可联网自动运行,可随时进行数据及资源的整合。城区内绝大部分入户管基本实现智能水表控制,自主完成远程抄表,免去大量人力物力。农村供水巩固提升计划中,也将尽快普及智能供水系统,完成无人值守、完全监控供水系统。
近期智慧供水主要工作重点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城市管网物联网建设中,在城区及市域供水管网新建及改造过程中打好基础,预留好水质、水量、压力及流速等基础数据硬件建设。唯有从底层抓起,夯实基础,今后智慧水务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远期智慧水务工作重点主要在系统建设中,完成资源整合梳理,将生产、营销、OA、财务、人事等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搭建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同时进一步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与展现。在此阶段应健全信息管理体系,强化信息管理部门的职能,利用大数据,监控企业运营管理的各种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7.应急处理规划
城市供水安全的具体发展需求目标是:保障城市居民有水量充足、水质合格的饮用水源,有安全、可靠的净水处理设施与输送系统,有完备、快速的城市供水安全应急处理系统,以及有科学、高效的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体系等。
为做好任丘市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指导应急抢险,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并在必要时实施紧急支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证正常安全供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目前任丘市单一供水水源的现状,规划提出了应急供水保障措施规划,制定了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在全市内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导致供水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进一步明确了当突发水污染、配电系统、制水生产、输配水管网、传染疾病等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案。如配电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设两个外部独立电源或备用动力设备,确保发生配电事故时供水要求。调度启动应急水源,尽力保证供水。同时与供电部门协作,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应急抢险。输配水管网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配水干管爆管时,组织应急抢险队以尽可能减少停水影响面积为原则关闭与爆管点相连的阀门,并及时抢修。出厂主管道爆管时,尽快关闭联通阀门,组织应急抢险队抢修,采用事故水量供水,尽力保证城市事故期间的供水。在输水管沿途间隔设置水质监控点,对供水水质加强监控,并设置补滤站,一旦发现输水管中水质不合格,应立即关闭补充。制水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原水浊度发生较大变化时,通过调整絮凝剂投加量等措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次氯酸纳系统发生泄漏时,应组织应急抢险队进行检修,撤离无关人员,利用机械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将次氯酸钠引入事故池,进行中和反应。经妥善处理后,最终排入污水系统。
7.近期建设及消防、节水规划
近期规划以2025年为界,结合任丘市现状供水系统的要求与实际情况,保障落实近期建设规划明确了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协同配合重大项目的接管点、需水量、预埋管道及管线迁改工作,提出了新建公共供水管网、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及智能水表改造规划,实施时可根据当年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分阶段目标,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消防规划:消防供水设施是保证扑灭火灾的重要设施,对于有效扑灭城市火灾尤为重要。消防供水规划是通过合理布局城市供水管网及设施,综合利用城市自然和人工消防水体,以达到提高城市消防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为了加强对消防供水设施的管理,确保扑救火灾用水,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消防规划,明确城乡消防水量及消防水源等。根据按照《总规》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确定,规划期末,一次灭火用水量90L/S,消防水量由任丘市地表水厂提供。经计算校核,消防时各着火点处自由水压均大于0.1Mpa,符合要求。
节水规划:水资源保护应坚持“开源、节流、水源保护并重”的方针,统筹遵循调整优化供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源保护、引足用好外调水、强化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和岸线管理、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水资源保护、节水、雨洪利用、再生水利用等各项措施,合理利用多种水资源。调整优化供水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形成优水优用、一水多用的水循环系统。
本次规划结合任丘市城市现状和发展情况,在用水、卫生器具、输配水管网、水价、非常规水源利用、节水宣贯等方面提出具体节水措施,进一步提升供水效率。